东升西落,彻底实锤!A股科技三大金矿!

[复制链接]
查看263 | 回复0 | 2025-2-25 22:4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

“东升西落”这词儿听着玄乎,但2025年的现实就是——中国科技企业正把老美的傲慢按在地上摩擦!别听公知吹什么“西方不可战胜”,2025年的中国科技早就把老美的遮羞布扯了!


举个例子:去年春晚机器人跳舞直接刷爆热搜,这背后是国产DeepSeek R1大模型在控场。这玩意儿性能对标GPT-4,但成本只有它一半!华泰证券测算,光这一项就能给中国制造业省下2-3个百分点的成本。


更狠的是,中国AI已经开始“反哺”全球产业链。比如TCL华星的液冷数据中心技术,直接让机柜功率密度干到兆瓦级,老外看了直呼“不讲武德”。现在全球75%的液晶面板产能在中国手里,连三星、LG都得跪求京东方供货,美国想加关税?中国面板厂反手一句:“涨价你买单!”。


中国科技不再是“跟风小弟”,而是“技术+成本”双王炸,直接改写全球游戏规则!


以前总说“西方卡脖子”,现在剧情反转——中国产业链才是“锁喉”高手!


比如说吧,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得靠台积电代工,但中国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直接用国产算力+DeepSeek大模型,成本打七折,性能还不输。


再看面板行业,2025年中国液晶产能占全球70%,OLED中尺寸面板增速超30%。老美想加关税?海信、TCL直接把工厂搬到墨西哥、越南,关税还没生效,订单已经转移完了!


这种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策略,直接把西方产业链优势拆得稀碎。


就拿一个数据来说: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比2017年降了10%,但全球份额反而涨了——“脱钩”?脱了个寂寞!


韭菜们注意了!外资正在疯狂抄底中国科技股。华泰证券最新报告显示,MSCI中国指数比新兴市场同类便宜7%,但AI、机器人这一些赛道估值却蹭蹭涨~~为啥?因为老外终于看懂了:中国科技公司的赚钱逻辑变了!


以前靠“人口红利”,现在靠“工程师红利”。比如京东方一边狂吃面板订单,一边砸钱搞8.6代OLED生产线;TCL华星玩印刷OLED,直接对标三星的QD-OLED。资本市场直接给这些公司打上“硬科技”标签,估值对标特斯拉、英伟达。


另外,不得不说,懂王成了神助攻!


特朗普2.0之后,懂王疯狂加关税,结果呢?中国科技企业反而越战越勇!比如美国想加60%的电视关税,海信直接甩出墨西哥工厂的产能,关税成本转手让美国消费者消化。
更骚的是,中国趁机扩大“朋友圈”:东盟、中东土豪疯狂下单中国无人机、智能电网,连欧洲都开始用中国AI模型搞医疗诊断。


西方越封锁,中国越强大。“东升西落”不是口号,而是全球资本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趋势!


2025年的世界,中国科技已经从“跟跑”变成“领跑”。老美的傲慢,在国产大模型、面板霸权、智能车出海面前,早就碎了一地。

曾经的美股“七仙女”也不香了,中国的“十巨头”开始加速赶超!A股的科技主线才是未来十年的财富密码——东升西落,大势所趋。


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永远不会缺席,就像2016年的白酒、2020年的新能源。而当下,核心逻辑——科技周期接棒地产周期,成中国经济新引擎。中国资产的估值洼地,终将在认知修正中逐步填平。
2

那么,这波浪潮,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躺赢呢?


目前AI领衔“全面开花”,端侧应用爆发,AI Agent、AI手机/PC等进入“奇点时刻”,DeepSeek大模型高性价比带动可穿戴设备、机器人、智能车等落地提速;国产算力逆袭,DeepSeek R1算法优化摆脱高端GPU依赖,国产算力厂商借势崛起,反哺研发投入,实现产业链内循环。AI渗透催生数据中心、液冷技术等增量需求~~~
下面根据券商(中信建投、华泰证券、中金公司、华西证券等)研报进行综合梳理相关行业的机会,供参考。


2025年A股科技板块的三大金矿:


1)端侧AI与智能穿戴:从“概念炒作”到“业绩落地”


核心逻辑:2025年AI技术加速向终端下沉,手机、AR眼镜、耳机等设备全面AI化,渗透率突破20%的临界点,产业链进入业绩爆发期。
催化剂:机器人引爆端侧AI,宇树科技炸翻全场!单周订单暴增200%,带动国产AI芯片、机器人产业链股价飙升;
代表企业:
芯片:兆易创新(存储+端侧AI芯片)、寒武纪(算力芯片国产替代);
代工链:立讯精密(华为/苹果代工龙头)、歌尔股份(AR/VR设备核心供应商);
应用端:科大讯飞(AI语音交互)、虹软科技(视觉算法)。


2)算力基建与国产替代:政策砸钱+技术破局


核心逻辑:美芯片禁令倒逼国产算力崛起,液冷技术、自主芯片、服务器PCB成三大暴利赛道,2025年数据基建投资或超2万亿。
最新进展:国产算力成本暴降——DeepSeek R1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,摆脱对英伟达高端GPU依赖,算力成本降低50%,华为昇腾、寒武纪芯片订单排至2026年;
政策加码:相关政策明确要求,2025年国产化数据中心占比提升至60%,直接利好国产服务器(浪潮信息)、PCB(沪电股份)厂商。
代表企业:
算力硬件:中兴通讯(全栈智算方案)、中科曙光(国产服务器龙头);
液冷技术:川环科技(特斯拉+华为双料供应商)、英维克(数据中心温控龙头)。

3)人形机器人+智能驾驶:量产元年开启,产业链订单暴增


核心逻辑: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,特斯拉Optimus、宇树科技双主线驱动,核心零部件(减速器、关节电机)需求爆发。
最新数据与事件:
宇树科技量产计划:2025年销量目标1万台,模块化设计使成本压至20万/台,绿的谐波(谐波减速器)订单排至2026年,股价单月涨45%;
特斯拉Optimus升级:2月18日特斯拉宣布Optimus V2.0支持复杂环境攀爬和负重搬运,三花智控(热管理)、拓普集团(结构件)获新增订单;另外根据2月24日最新消息,特斯拉公司正在为中国客户准备软件更新,以提供类似于美国市场上“完全自动驾驶”(FSD)的驾驶辅助功能。
政策补贴加码:汽车“以旧换新”国补延续,L3级自动驾驶牌照发放超预期,比亚迪、小鹏汽车智能驾驶车型渗透率突破30%。
代表企业:
机器人本体:拓普集团(特斯拉供应链)、鸣志电器(精密电机);
智能驾驶:比亚迪(全栈自研)、德赛西威(车规级芯片);
上游材料:宁德时代(固态电池量产)、天齐锂业(锂矿资源整合)。

小结:2025年科技主线已明,核心聚焦科技三大金矿!
端侧AI:渗透率爆发+成本下降,业绩兑现最直接;
算力国产化:政策强推+技术逆袭,订单锁定高增长;
人形机器人:量产元年+政策补贴,产业链从概念到盈利。


短期(2-3月):优先布局端侧AI(芯片)和机器人(减速器/电机/丝杠/传感器),后续大概率释放AI+产业政策红利;
中期(全年):算力基建(服务器/液冷)业绩确定性最高,国产替代逻辑无法证伪。


风险:警惕外部波动:美股科技股(如英伟达)财报若不及预期,可能冲击A股情绪,但国产链具备独立性,另外要防止2月底财报季需回避业绩暴雷股风险。


已有 0 人打赏作者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股鸣通是国内专业的股票公式指标资源在线共享平台,提供股票操盘软件用的各种指标公式,如:通达信指标公式、大智慧指标公式、同花顺指标公式等。
客服QQ:2728153965
欢迎入驻!本站将竭诚为您服务!
联系我们
  • 访问移动手机版
  • 官方微信客服

©2020-2025股鸣通 版权所有

|免责声明|手机版|小黑屋|股鸣通 ( 琼ICP备2025050731号|琼ICP备2025050731号-1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